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政府
当前位置: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政府 > 走进龙文 > 龙文概况
龙文区区情概况 
2025-03-20 17:02 来源:龙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

龙文区是漳州四个市辖区之一,1996年5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,1997年1月正式成立。全区总面积126平方公里,辖5个街道(蓝田、步文、碧湖、朝阳、景山)、1个镇(郭坑)、1个省级开发区(蓝田经济开发区),下设12个行政村、72个社区,2024年末常住人口30.97万人。

区位条件好。作为漳州的“几何中心”,龙文东联台商投资区,西接芗城区,北邻长泰区,南临九龙江西溪北岸。水陆交通便捷,漳州东、漳州北高速出口左右相拥,鹰厦铁路穿境而过,漳州火车东站坐落区内,报建中的厦漳泉城际轨道R1线将贯穿城区,陆路距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仅43公里,水路沿九龙江直达漳州港、厦门港。龙文承载着全市行政、金融、交通、文化等多种核心枢纽功能,经济腹地广阔,市场潜力巨大。

生态环境好。地处九龙江下游冲积平原,区内水网稠密,南临九龙江西溪,九龙江北溪由西向东、九十九湾由北向南贯穿全境。拥有总面积1557亩的碧湖生态公园、全长8.8公里的西溪亲水公园及闽南水乡、湘桥湖、上美湖、九十九湾“幸福河湖”等生态项目,建成区绿地率达43.78%,山水相融,景城一体。

发展趋势好。城市业态能级不断跃升,总部经济迅速壮大,汽车销售量、快递收派件量全市第一,众创空间数量全市第一,外资企业135家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2家,限上贸易业企业385家,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落户扩产,形成高端食品饮料、精密电子装备、新型消费电子、现代金融服务等主导产业。

人文底蕴好。境内拥有素称“闽南第一碑林”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云洞岩,以及国宝中药片仔癀发源地璞山寺遗址等一批文化古迹,历史底蕴深厚,闽南文化多彩,是台胞、华侨重要祖籍地,城市包容开放、热情好客。

城市配套好。精心做好规划、建设、治理“三篇文章”,精雕细琢生产、生活、生态“三大空间”。在做优做强“民生六位”上持续发力,拥有各类学校127家、医疗机构238家,养老设施79家,普惠托位590个,形成“十分钟品质生活圈”。郭坑镇“全民‘村TV’让文明乡风遍地开花”经验做法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第四批全国“文明乡风建设”典型案例。福隆社区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的社区。在全市首创“积分制”“跨村联建”“社区工作者职业等级管理”等制度机制,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。

2024年,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500.96亿元,增长6.3%;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.22亿元,增长8%;规模工业总产值303.16亿元,增长0.9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.6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.48亿元,增长5.2%;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0.79亿元,下降2.6%;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.85亿元,下降3.1%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642元,增长5.4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71元,增长7%。

2025年主要预期目标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.5%,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3%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%,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6.7%,城镇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%、7.5%,完成节能减排任务。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